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100精准

(原标题: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澳门精准100%一肖一码免费

日前有消息称,美国特朗普政府妄图以关税手段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合作。据欧洲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欧盟方面回应表示,美欧关税谈判与中欧关系无关,尽管出现了最新事态发展,但欧盟对华政策仍将“保持不变”,欧盟不会对华脱钩。

报道称,当天被问及相关问题时,欧盟委员会副发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表示,欧盟与美国的谈判和与中国的关系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波德斯塔称:“我们正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这是双方之间的谈判,双方正讨论如何才能双赢。”

“这与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不同,”波德斯塔强调,尽管出现了最新事态发展,但欧盟对华政策仍然“保持不变”,即基于“去风险化,而非脱钩”的政策。

当被问及中国议题在欧盟与美国的谈判中是否“不在考虑范围内”时,波德斯塔回答称,对欧盟来说,唯一的红线是欧盟公民的“安全和福祉”,而“剩下的事情还有待讨论”。

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消息,同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向该网站表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颠覆全球市场后,各国已准备好与欧洲“可靠的”贸易伙伴合作。

“在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全球环境中,各国正在排队与我们合作,”冯德莱恩如此告诉Politico EU。据称,最近几周,她与冰岛、新西兰、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印度和阿联酋的领导人进行了交谈,这些国家正在寻找“强大、可靠的合作伙伴”。

冯德莱恩补充道,全球秩序“正在发生比冷战结束以来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刻的变化”。

冯德莱恩近日就美欧谈判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据介绍,所谓“去风险化”,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首个任期内率先提出的对华战略。当时,以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官员主张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并赢得美国拜登政府的赞扬。中方对此已表明态度,敦促欧盟遵守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全球高举关税大棒,欧盟也未能幸免。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了所谓“对等关税”,对欧盟税率为20%。一周后,随着金融市场崩溃,特朗普在维持10%的基准税率的基础上暂停了关税90天。此外,欧盟还面临美国25%的钢铁、铝和汽车关税。

随后,欧盟加紧与美国展开谈判,但时至今日,未取得明显进展。彭博社日前援引消息称,欧盟正在拟定一项提案,计划对部分输美商品实施出口限制,作为对特朗普挑起大规模贸易战的潜在报复手段。

与此同时,冯德莱恩在最近几周的讲话中,对华采取更为合作的语气。中国与欧盟近来互动频繁,一连串的高层互访、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视频通话引起关注。有欧盟官员表示,欧盟“不会投入中国的怀抱”,但“如果现在不把我们的市场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筹码,那我们就是傻瓜”。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3年,美国是欧盟产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价值5019亿欧元),其次是中国(2235亿欧元)。同时,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商品份额最大(5162亿欧元),其次是美国(3467亿欧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政府与欧盟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渐行渐远后,不少人认为,这将为改善欧盟与中国关系提供一个机会。但截至目前,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依旧别扭。此前,一些欧盟成员国竟担忧起了“中国”,声称大量中国进口产品将涌入欧盟市场并冲击欧盟企业。

近日,据多家外媒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特朗普被问及拉美是否应该与中国“脱钩”时竟声称:“也许,是的,也许他们应该这么做。”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21日回应指出,近期,美国打着所谓“对等”旗号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又胁迫各方与其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这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为一己一时私利,以损害别人利益来换取所谓豁免是与虎谋皮,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

发言人称,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中方认为,各方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应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应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

发言人强调,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团结协调,携手应对,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延伸阅读

英国钢铁陷入困境 外媒:当初我们太天真轻信中国企业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允许英国政府接管英国钢铁公司以维持炼钢高炉的日常运转。英国商务大臣乔纳森·雷诺斯被授予紧急权力购买该公司炼钢所需的原材料。简而言之,英国政府将为英国钢铁公司的运营成本买单。

这引发了外界对于斯肯索普钢铁厂黯淡前景的担忧,一时间,英国政府内部是否要将英国钢铁国有化的讨论甚嚣尘上。如果想要这家工厂继续保持运转,并实现向低碳炼钢的过度,那么收归国有就是唯一的选择。目前,这家钢厂是英国仅存的大规模生产原生钢的制造商,一旦高炉被关闭,那么英国就会成为G7里唯一一个无法利用铁矿石、焦煤和其他原材料生产原生钢的国家。

斯肯索普钢铁厂的员工和公会成员在游行中打出“拯救钢铁厂”的牌子 《卫报》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操作,早在2021年,为拯救给国防工业供货的谢菲尔德锻造集团,英国政府对其实行了国有化,承诺在未来十年会增加4亿英镑的投资。目前,英国钢铁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只是英国整个钢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陷入整体性衰落的一个缩影,不论首相斯塔默表现的如何乐观,相信工党设置的公共投资议程会带来足够的住房和商业办公楼建设,又或者铁路建设从而拉动对钢铁的需求以拯救岌岌可危的英国钢铁业,但残酷的现实就是英国政府并没有能力扭转英国钢铁业的颓势,国有化也好,私有化也罢,都只是英国两党斗争的政治需要罢了。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承诺要将几个重要行业纳入国有,一年后,英国政府实施了第一个钢铁发展计划,并于1949年通过了《钢铁法》,从此政府买断了股东的股份,创立了大不列颠钢铁公司。然而,随着1952年保守党的上台,钢铁行业的国有化被推翻。直到1967年又一届工党政府卷土重来再次提国有化,英国钢铁公司才正式成立。

此时经过20多年政治斗争,英国钢铁公司已经被折腾的千疮百孔,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冶炼技术老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又迎头撞上了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产业衰退已经无法避免,但工党政府为了保持就业,不得不让很多工厂亏本经营,而这给了80年代上台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再度让英国钢铁私有化的理由,随后英国钢铁大幅裁员并进行了彻底重组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保守党因而获得了政治资本,它们在1987年大选中声称,自实行私有化以来,英国钢铁的生产力较1979年翻了一番,实现了十年来的首次盈利——这也成了他们继续推行私有化计划的理由。到了1988年,英国钢铁公司的资产、权利和债务被移交给英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

之后,英国钢铁就进入了一段被国际公司卖来卖去的时期,先是和一家来自荷兰的钢铁生产商合并,于1999年成立了克鲁斯集团,按照当时的市场份额,这家新合并的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的钢铁生产商,全球营业总额超过150亿欧元。

然而双方的合作始终伴随着龃龉,2002年克鲁斯试图将盈利的铝业务以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但遭到了公司内部荷兰董事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笔交易只是为了用来填补英国钢铁亏损的窟窿,而不是进行更好的投资。作为国家支柱的钢铁实业就此沦为了金融资本游戏的棋子。没人在乎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只有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才牵动人心。

2007年,印度钢铁巨头塔塔钢铁加入了对克鲁斯的收购,并在竞争中击败了来自巴西的对手。此时的克鲁斯市值已经达到了57.5亿欧元,消息传出后克鲁斯的股价瞬时上涨,收盘时涨幅近7%,投资者们对这一结果表示非常欢迎,塔塔钢铁的所有者拉坦·塔塔称赞,此次收购是“印度所有人获得巨大成就的时刻。”

是的,你没有听错,英国最大钢铁公司在和荷兰企业合并八年后就卖身给了另外一家印度钢铁巨头。此时的克鲁斯是世界第九大钢铁生产商,营业额为101.4亿欧元,而在八年前刚合并时的克鲁斯还是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商,营业额超过150亿欧元。

在企业竞争力上,当年的合并从没有让克鲁斯变得更好,自然也没有让英国钢铁变得更好,虽然从股票报价上来说,它确实取得了某种的进步。由此造成恶果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陆续显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钢铁需求下降,受衰退和高负债率的影响,塔塔集团开始陆续出售自己欧洲部门的一些长期业务和产品,斯肯索普钢铁厂也在此列。

最终,塔塔集团与灰牛资本达成了初步协议,2016年双方同意以象征性的1欧元架构出售该部门,也就是英国钢铁。在短暂地实现了扭亏为盈一年之后,情况急转直下,2019年英国钢铁进入了破产程序。

英国政府紧急下场其寻找买家,因为英国钢铁一旦完蛋,那么超过5000个工作岗位,和供应链上下游的20000个工作岗位都可能泡汤。社会上平白无故多出上万名失业人员不仅会动摇社会治安,而且这些钢厂大都建在偏远地区,员工也都来自附近的小镇,轻微的变动都可能导致所在选区的选民意愿发生翻转。

图为斯肯索普钢铁厂的位置 BBC

正在英国政府焦头烂额之际,来自土耳其阿塔尔公司率先给出了初步报价。这家公司背靠土耳其军方,是军队养老基金奥雅克旗下的子公司,拥有土耳其国内最大钢铁商50%的股份。双方在8月份签署了初步协议后,未能就细节条款达成一致。在希望破灭的关头,一家名为敬业集团的中国企业出现,表示了自己对英国钢铁的收购意愿,并开出了相当慷慨的条件:以5000万欧价格收购英国钢铁,并承诺后续再追加12亿的投资以扩大生产,以服务英国和欧洲的市场。

以现在的目光来审视敬业集团当初的这笔交易,难免会生出很多批评和质疑,特别是考虑到近些年中企在海外投资多遭企业和政府联手算计的新闻屡见不鲜。但自2016年起,欧洲便对中国钢铁采取了严防死守的姿态,出台一些列征收高额关税的反倾销措施,为自保,中国企业产生收购英国企业作为跳板进入欧洲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敬业集团收购的本意也不在于整合扶持英国的钢铁资源,它所瞄准的其实是英国钢铁旗下位于法国阿扬日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每年生产约30万吨的铁路轨道,为法国铁路网提供服务,其中包括法国国营铁路公司。

拿下这家工厂意味着敬业可以获得来自法国政府的稳定订单,然后再通过一些列操作,比如从中国进口原生钢到英国斯肯索普工厂和法国阿扬日工厂加工成价值更高的产品,并将其标记为“英国制造”和“法国制造”,而这对于英国铁路这样的大客户和法国铁路这样的国营公司是更容易接受的。

简单来说,法国阿扬日工厂是英国钢铁所有资产中最优质的一个,它不仅是集团中唯一盈利的企业,而且是进入欧洲市场的一条通道。

然而,就像你能听过的所有跟英法两国扯上关系的故事一样,当其中一方把事情往正向推进时,另外一方就会觉醒某种天赋自觉充当搅屎棍。

彼时正值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的关键时期,法国政府不负众望的跳出来宣称,阿扬日工厂是法国的一项战略性国家资产,为了国家安全,不能让它落入中国之手。当然,老欧洲们也没闲着,积极地在里面掺和,欧洲钢铁游说团体欧洲钢铁联盟要求欧盟调查该交易,担心其可能违反国家援助规则。

时任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直接发出威胁要否决收购协议,紧接着,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该工厂直接在法国媒体《回声报》上刊登了与英国工厂分开出售的广告。尽管这些广告没有提及工厂的名称,但它表示,该厂生产 “用于铁路、地铁和有轨电车的钢铁铁路产品”,并雇佣了约450名员工,而这些描述都与阿扬日工厂相符,也算是某种掩耳盗铃。

敬业集团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向法国当局提交了批准投资的申请,并一直与法国政府进行建设性的讨论,生怕收购黄了的英国政府也赶忙帮着喊话法国高抬贵手,可法国方面不为所动,最后敬业虽然完成了对英国钢铁的收购,却没能拿下最看中的阿扬日工厂。

随后敬业还单独参加了阿扬日工厂的竞标却依旧未能如愿,2020年这家工厂被自由钢铁公司收入囊中。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自由钢铁,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私人钢铁公司同时期还收购了法国北部的一家名为埃斯科瓦钢铁厂以期向阿扬日工厂提供原材料,而这家埃斯科瓦钢铁厂以前的所有者正是灰牛资本——还记得吗,正是这家机构在2016年以1欧元象征性价格从塔塔钢铁手中接手了英国钢铁又耍出一个烂摊子给英国政府和敬业集团接手的。

事情的发展到这里还没结束,一年后,阿扬日工厂又被卖给了德国的SHS集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是很理解法国人居然能接受把战略性国家资产买给德国企业的做法,毕竟德国当年是真的打到过巴黎,而中国对欧洲的进攻只存在某些乐子电影里。

敬业集团最后基于什么考虑还是完成了这次收购我们不得不而知,但事实是,对于英国钢铁这个已经被无数次论证过根本就付不起的阿斗,敬业集团还是勉力给它又续了五年。可悲的是,没人对此表示感激,西方媒体言语之间仍是将英国钢铁的衰落归咎于他们炮制出的“中国钢铁大倾销”说辞,完全不顾及这家钢厂多年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事实。

直到今天,西方媒体的报道口径仍是“当初我们太天真轻信了中国企业,才让英国钢铁落得如此下场”,以及“中国企业不给英国钢铁提供原料意图逼迫工厂停产”。过去任由英国人折腾了几十年国有、私有再国有的把戏,如今即将再度上演,至于这一次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我只能说,一个人的认知配得上它所经历的苦难,国家也不能幸免。

荀建国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 荀建国_NN7379 澳门2024正版资料免费公开

出处:39888.com大三巴论坛

欢迎向您的朋友推荐本站或本资料,一起交流!